歷史性時刻,Nvidia市值反超Intel
來源:本站編輯
發(fā)布時間:2020-07-09
瀏覽量:431次
在過去二十年里,英特爾是半導體領域當之無愧的巨頭,他們代表著上一個時代芯片巨無霸的終極形態(tài)。擁有真男人必須要有的晶圓廠、在產品(CPU)方面統(tǒng)領著市場,掙著大把大把的美金。這也讓他們能夠在過去的十幾年里一直穩(wěn)居半導體營收龍頭位置,以至于早幾年,當三星憑借存儲產業(yè)的高光表現(xiàn),將英特爾拉下馬之后,在市場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現(xiàn)在,又一個歷史性時刻出現(xiàn)。根據(jù)當前的美股股價表現(xiàn),顯卡芯片設計商英偉達的總市值為2513.14億美元,超過了英特爾的2481.55億美元。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英偉達在市值上反超英特爾是依賴于股價在過去五年暴增1900%而實現(xiàn)的,由此可以看到英偉達這次創(chuàng)舉。
其實從營收上看,英特爾依然遙遙領先英偉達。據(jù)去年的財報,英偉達全年營收117.2億美元。英特爾光是利潤就高達210億美元,全年營收更是高達730億美元。不過,在筆者看來,英偉達這次市值反超英特爾,除了證明Fabless與Foundry是一個偉大創(chuàng)新之外,同時還昭示著新勢力的崛起,依然還可以叫板老牌巨頭。
Fabless與Foundry的雙贏
可以肯定的是,英偉達能夠實現(xiàn)對Intel的市值反超,臺積電當記頭功,因為如果沒有這家晶圓代工廠提供的先進工藝,就算黃仁勛能做出最偉大的設計,也無法實現(xiàn)。而在這背后,則是新代工模式與舊IDM勢力的對決。
在臺積電成立之前,全球的芯片公司基本都是IDM,他們以擁有自己的晶圓廠為榮,英特爾就是當中最成功的的代表。AMD的創(chuàng)始人Jerry Sanders在晶圓廠創(chuàng)辦初期,甚至說出了“擁有晶圓廠才是真男人”這樣的名言。但后面的事實證明,真男人最后還是丟失了自己的晶圓廠,AMD最后也變成了沒有晶圓廠的Fabless。更讓人覺得諷刺的是,正是因為放棄了自有晶圓廠的羈絆,AMD最后擁抱了能提供更先進工藝的臺積電,才成就了現(xiàn)在的AMD,擁有了丟失多年的,可以叫板Intel的實力。
但在臺積電成立之后,半導體世界開始分工,衍生了專注于芯片設計的Fabless和專注于晶圓代工的Foundry,在這種全新模式的推動下,成就了高通、博通、賽靈思和英偉達等不同領域的芯片巨頭。中國芯片的崛起,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晶圓代工模式。

根據(jù)ICInsights的數(shù)據(jù),在2017年,無晶圓的IC廠商銷售額達成了首次超過1000億的里程碑,這對于Fabless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從上圖看到,除了因為存儲在2017年異軍突起,給IDM帶來了巨大推動外,自2000年以來,大部分情況都是Fabless的成長率領先于IDM。而從ICinsights公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2020年Q1的半導體營收排行榜名單中,有一個晶圓廠、四個Fabless,兩個陣型可以在榜單上平分秋色。而排名第三的晶圓代工廠TSMC是這些Fabless能夠傲視全球的根本,英偉達當然也不例外。

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根據(jù)集邦咨詢(TrendForce)發(fā)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晶圓廠市場報告,臺積電以51.5%的份額遙遙領先于其他競爭對手,這得益于他們在巨大研發(fā)投入下推出的先進工藝的貢獻。過去幾年里,臺積電從16nm進入了10nm,再到現(xiàn)在的7nm,5nm也即將在今年下半年隨著蘋果A14芯片一起亮相,甚至3nm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這不但成就了臺積電,也成就了遍布全球的Fabless。

反觀英特爾,在14nm“+”了多次之后,終于進入了10nm。作為摩爾定律的捍衛(wèi)者,英特爾一直在其晶體管密度等多個方面闡述他們的工藝實力,并在早些年譏諷臺積電等廠商命名上的混亂。
但semiwiki早前的文章表示,縱觀2020的芯片制造市場,三星和臺積電從2019年年底開始風險試產5nm工藝,并都將于2020年投入生產。其中臺積電5nm在密度方面領先,臺積電(TSMC)5nm工藝的密度提高了1.84倍,7nm也比三星的5nm工藝高了1.33倍。而英特爾最先進的10nm工藝與他們相比,劣勢盡顯。

semiwiki進一步指出,英特爾的7nm制程將于2021年開始以2.0倍的縮減率開始增長。三星和臺積電(TSMC)都將從2021年開始3nm風險試產。假設Intel能夠如愿推進,他們可能會短暫地具有生產密度優(yōu)勢,但是Intel的14nm和10nm工藝都已經晚了幾年,這讓Intel的規(guī)劃有了更大的不確定性。在他看來,英特爾能否領先,則取決于他們的7nm制程與臺積電3nm制程的發(fā)布時間。
不過從目前看來,臺積電已經給Intel培養(yǎng)了AMD和Nvidia兩個強勁的競爭對手,相信在臺積電的推動下,芯片世界的這種顛覆還將繼續(xù)上演。
AI時代最大受益者的野心
除了臺積電,AI市場的崛起是英偉達能夠反超Intel的另一個關鍵。
因為他們推出的GPU在并行計算方面的優(yōu)勢,還有花費了巨資推行的CUDA的便利性,英偉達在AI芯片,尤其是在訓練芯片端獨孤求敗,這是他們過去多年春風得意的資本。眼見著這個PC時代的“輔助”,在新的AI紀元里大殺四方,英特爾也不甘人后,虎視眈眈。
他們一方面收購了Altera這種老牌FPGA巨頭,同時還收購了Nervana和Habana Labs這些新興勢力,同時還自研了GPU,并在可擴展至強處理器上面加了AI功能,希望能夠在AI芯片的訓練和推理市場,尤其是在訓練市場分一杯羹。但在Nervana上遭受挫折的英特爾,又歷經了Jim Keller這樣大牛的離去。芯片巨頭似乎還不能動搖英偉達的根基。
根據(jù)彭博社的報道,通過成功爭辯說圖形芯片比標準處理器更能處理AI工作負載,英偉達贏得了為Facebook和Google等公司擁有的巨型計算工廠提供設備的訂單。這幫助他們在短短五年內,把數(shù)據(jù)中心業(yè)務從年收入3億美元增長到近30億美元。在2020年第一季度,英偉達的數(shù)據(jù)中心業(yè)務更是首次達成了10億美元的營收。
“英偉達是唯一在英特爾主導的服務器芯片市場上取得可觀進展的公司。盡管英特爾的數(shù)據(jù)中心業(yè)務的年銷售額仍超過200億美元,但Nvidia的增長速度更快。”彭博社強調。
而為了發(fā)展起數(shù)據(jù)中心業(yè)務,英偉達也揮動了收購大棒。
在去年3月,英偉達斥資69億美金收購以色列芯片廠商Mellanox。后者作為以太網交換機,芯片和InfiniBand智能互連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者,為全球一半以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和許多領先的超大規(guī)模數(shù)據(jù)中心服務,其中,更以InfiniBand互連,是這些產品中的重中之重。
按照英偉達的說法,未來的數(shù)據(jù)中心將被構建為擁有數(shù)萬個計算節(jié)點的巨型計算引擎,并通過其互連設計整體,以實現(xiàn)最佳性能。而隨著英偉達的GPU與Mellanox的互連相結合,數(shù)據(jù)中心工作負載將在整個計算,網絡和存儲堆棧中進行優(yōu)化,并能實現(xiàn)更高的性能,更高的利用率和更低的運營成本。
半導體行業(yè)觀察在之前的報道中也指出,數(shù)據(jù)中心正在逐漸遠離公司存儲數(shù)據(jù)的地方。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這就驅使企業(yè)都需要使用類似超級計算機的架構來設計他們的數(shù)據(jù)中心,而這恰好是英偉達和Mellanox所擅長的領域;另一方面,虛擬機和容器(containers)等的流行,驅使應用程序在多臺計算機上運行,這就是數(shù)據(jù)中心的東西向流量爆炸的原因,而Mellanox正是解決相關問題的專家。英偉達將擁有更廣泛的產品組合,可以銷售給CSP和服務器供應商。對于絕大多數(shù)市場來說,這是一個好兆頭。
其實在英偉達收購Mellanox之前,英特爾也表達了對這個公司的興趣。半導體行業(yè)觀察之前的報道也談過,雖然英特爾擁有自己的橫向擴展互聯(lián)技術Omni-Path。但與InfiniBand和Ethernet相比,Omni-Path在HPC互連領域的市場份額很小。對于深度學習硬件系統(tǒng)的構建者來說,Omni-Path也沒什么吸引力。同時,在速度上,Omni-Path也遠遠落后于前兩者。
最后,我們必須說一下,其實這并不是美國芯片廠商市值首次超過英特爾,據(jù)道瓊斯(Dow Jones)的數(shù)據(jù),1999年和2000年,德州儀器公司曾幾次超過英特爾,2012年底至2014年中,高通公司和英特爾經常爭奪市值第一的位置。但這對英偉達來說是第一次,而且他們沖擊的是英特爾的核心業(yè)務——數(shù)據(jù)中心。
但正如前文所說,從市值上看,雖然英偉達已經超過了英特爾,但從數(shù)據(jù)中心的營收上看,英偉達與英特爾還有很大的差距(英特爾2019年數(shù)據(jù)中心收入234.8億美元)。但新興的數(shù)據(jù)中心新貴似乎已經做好了和臺積電齊頭并進的準備。
而我們似乎也看到,一個新舊勢力對決的時代,正在開啟。(轉載)